不知道怎麼的,我就是對犯罪事件很感興趣,所以小時候喜歡看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、大學時選修犯罪心理學、實習時選在地檢署擔任實習觀護人(這可是近距離接近犯罪者的一個大好機會)、看電影也特別愛看懸疑片、出社會就進了專門處理社會新聞的單位(每天與姦淫擄虐燒殺為伍)。


不是說我有犯罪傾向啦,只是比較膽大,喜歡閱讀犯罪議題、研究犯罪者的心態、看噁爛照片,要是我是唸書的料,我覺得我可以是犯罪學家、法醫等等之類的,但很可惜我不是唸書的料。


雖然當不成偉大的犯罪學家,但我到現在還是很熱中這些議題,最近就很迷福斯去年推出、六月將要播出新一季的《Lie to Me》


49af4f259c921.jpg


《Lie to Me》在美國一推出,就造成一股測謊的轟動,大家瞬間彷彿都不相信彼此,不過我想這不是這齣戲的本意。


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有四個,包括主角善於透過微表情判斷對方心理狀態的Cal Lightman博士,他的合夥人、優秀的心理學家Gillian Foster博士、致力於不說假話信條的首席分析人員Eli Loker、與生俱來就能透視表情的天才Ria Torres,光看這四個個性鮮明的人肉測謊儀,我就覺得很想看下去。


Lightman博士以前曾經是五角大廈測謊專家,後來自己成立The Lightman Group,為政府、FBI、警察或是私人提供測謊分析,他致力於微表情研究,很厲害的可以透過肉眼看不到的瞬間微表情、肢體、聲調等等,就判斷出一個人是否在說謊。


甚至不用對方回答,Lightman只要提問,被問者的答案就全部寫在臉上,套句Lightman的話:「真相就在我們臉上。」


看這部戲除了跟著找嫌犯之外,還提出很多理論。


◎根據統計,一般人在每10分鐘的談話中,會說3個謊。


◎極力想掩飾某種情緒所出現的表情不到5分之1秒,稱之為「微表情」(Micro Expressions),雖然肉眼看不到,但透過放慢影像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。


◎單肩聳動是典型的對自己說的話沒信心。


◎真正的吃驚在臉上持續不到1秒,如果吃驚的表請超過1秒就是假裝、在說謊。


◎人們溝通有百分之七靠語言、百分之三十八靠肢體動作,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五則是表情、聲調與情緒。


◎表情可以裝出來,但瞬間的微表情是無法騙人。


◎說謊的人不會像一般理解的那樣迴避對方的眼神,而是更需要眼神交流來判斷對方是否相信他説的話。


◎說謊的人描述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會按時間順序進行,突然被要求倒著描述時,就會反應不過來,因此能否流利準確地倒敘事件經過是判斷説謊的標準之一。


◎假笑眼角不會有魚尾紋。


其他還有很多包包括鄙視時會不自覺的比中指,例如歐巴馬就曾在競選時談到對手比出這樣的手勢,另外,說謊時會摸脖子、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等等,一面看一面在學習,很有趣。


更有趣的是,劇中每提到一種情緒或表情,就會把名人的照片列出來比對,被調侃的包括柯林頓和老虎伍茲面對緋聞時的表情、歐巴馬競選時的動作,其他還有很多名人,這部戲真的很好看。


q5290719_1010139_grimace.jpg


q5290719_1010139_sneer.jpg





其實我想過,要是我可以學會這麼酷的技能多好,但什麼事情都能看透時,不見得快樂,像劇中Gillian Foster不是看不出來丈夫外遇,但說穿了不見得比較好,Lightman也看透女兒每一次的謊言,但他知道,拆穿了只會失去對方,嗯~傻人還是有傻福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
《Lie to Me》其實是以美國知名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博士為架構,艾克曼發現透過瞬間的微表情,可以識別一般人難以發現的情感,進而識破謊言,所以設計了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(微表情訓練工具)。


我太想學習微表情,還買了艾克曼博士的兩本書《說謊》《心理學家的面相術》,所以下次如果我盯著你看很久,那只是我在訓練微表情辨識能力。



ps. Lightman博士猜猜是誰演的?


居然是《海上鋼琴師的》1900,我好愛他,那時候的他憂鬱迷人,現在的Lightman博士雖然有點瘋瘋癲顛,好像是個怪老頭,但他犀利、睿智的眼神依然好迷人喔!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字拖小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