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剛從尖石鄉的六號花園回來,趁著記憶猶新,露營菜鳥又要來分享露營生活了!
上一篇介紹了鍋碗瓢盆的收納,這一篇想分享一下露營用的鍋碗瓢盆進化史。
話說露營就是不斷地在學習,一開始會抱著「啊~既然家裡有,就拿家裡的吧!」的念頭,但露到後來裝備幾乎汰換一輪,尤其鍋碗瓢盆餐具們。
我的經驗就是一個活生生、血淋淋的例子,很適合寫出來作為前車之鑒。
都說露營裝備「買錯最貴」,因此,跟對前輩真的很重要,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、少花一點冤枉錢,我們就是有超照顧我們的乾仔福爸媽,很快就改邪歸正、走上正軌XDDDD,如果你沒有好前輩帶領,那我這篇分享你可以看看。
故事是這樣的,一開始我也天真地以為,不必為了三天兩夜多花錢再買一份家裡已有的鍋碗瓢盆餐具們,除了福爸媽送的兩個不銹鋼保溫杯入會禮適合露營用之外,其他餐具我都從家裡打包。
剛開始為了好看很給掰搬了鑄鐵鍋,結果整慘自己,然後炒菜也帶家裡的炒菜鍋和鍋鏟,水壺就拿之前公司用的小米電水壺,總之,就是很不outdoor,與大自然格格不入。
最麻煩的是,畢竟家裡也要用,每次出發前得打包一次,回到家還要歸位一次,就是很多工搞得很阿雜。
露了幾次下來,跟在福家身邊耳濡目染偷偷學習之下,一一列了我想要汰換的裝備名單們,第一個換的就是碗,先去買了不銹鋼的碗,以為不怕破、不怕油膩好洗就好。
結果實際一用才發現,裝湯燙的要命,根本沒辦法端起好好享用,阿難怪都要買提耳碗啦吼!
照片中那咖鑄鐵鍋,在找到新鍋前,它其實也跟了好幾露,還有那把大湯杓,它們都是在打包時很佔空間、不屬於露營的「廢物」。
滿多人推薦韓國品牌、白色系、手把可以拆卸的陶瓷不沾鍋多件組,我本來一度要買下去,但冷靜思考了一下,這鍋具是美,但不適合野外,擺在大自然裡就是有違和感。
雖然在家我喜歡用白色系家用品及家電,那是為了讓視覺統一整齊清新,來到戶外,我想要有outdoor感,才有做什麼像什麼的feel。
尋尋覓覓之下,我終於在今年找到我心目中理想的露營鍋具組啦!
是百年品牌Stanley的探險露營四人份鍋具組,組合裡有一咖3.5L不銹鋼湯鍋&鍋蓋。
一個可以拆卸的湯杓。
一個不銹鋼平底煎鍋。
一個可以拆卸的煎鏟。
平底煎鍋手把不能拆沒關係,它可以下腰XDDDDD!
一個切菜板、四個湯碗、四個餐盤、四個叉匙、一個矽膠隔熱墊、一個碗盤瀝水架。
份量是不是很驚人,露營所需的道具幾乎包辦,重點是全部可以收納進湯鍋裡,一咖提著走,完全正中收納人的喜好,而且重量只有2.1kg,跟鑄鐵鍋比真的是輕巧好攜帶。
以下圖解收納的過程。
我自己是覺得Stanley這組鍋具超讚,但台灣Stanley似乎沒有販售,蝦皮上能找到少數賣家,只是價格會翻了一倍,我在Amazon從美國直購回來,不僅很便宜,還免運寄到台灣喔!
然後既然都逛了Stanley,我就順便也買了保溫瓶、保溫杯。
這也是跟福家學習到的。
原以為一人一個杯子沒啥問題,但在戶外喝完咖啡要喝茶,就要起身洗一次杯子,喝完茶想喝水,又要再洗一次杯子,多數營地帳篷旁是有洗碗槽,但有些需走一小段不遠的路,若遇到冬天未提供熱水洗碗的營區,就真的感到不便。
幾露下來,終於理解為何福家兩人一毛,杯子卻有五六個之多,根據福爸媽的建議,杯子真的有必要多準備,所以這次我們就帶了喝茶&喝咖啡用,以及喝水&喝啤酒用,果然體會到不用因為換了飲品,就一直上上下下,從椅子爬起來的便利性。
然後保溫瓶是我發現,煮水壺煮好熱水,若沒有裝進保溫瓶,冷掉又要重煮,一方面滿耗瓦斯,二方面要喝茶又要等熱水,所以覺得保溫瓶有必要準備,在還沒有買保溫瓶前,我是先從家裡搬電水壺,雖然快速便利,但是不見得每個營區的電力能供應電水壺,最好還是以原始一點的方式,煮好裝進保溫瓶裡。
另外,前面說到不銹鋼碗燙手,提耳碗也是在看了福家裝備之後,我們新添購的,其實這一開始就要必備的啊!
這週有提耳碗,在冷冷的山上享用熱呼呼的美食時好方便,而且莫名有一種幸福感~
欸~所以是不是跟對前輩很重要,很多眉角要注意,還好我們每次露營,都會逛一下福家,看一下有什麼新品上市,好好學習一下,那如果你的露營之路沒有人帶領,我的經驗可以參考看看呦~
謝謝你的閱讀,追蹤新文章@FB👇👇👇
日常生活@IG👇👇👇
留言列表